姜屯镇把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集中化解了一批重大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26起,成功化解21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齐抓共管机制。镇党委、政府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包案领导负专责、一级对一级负全责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书记定期主持召开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分析会、重大信访案件协调会,安排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亲自阅批群众来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带头包案解决重点矛盾纠纷事项和信访老户问题,并亲自调查研究,亲自督促检查。二是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管领导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办理,亲自带领信访办和其他部门同志,进村入户,听取意见,协调多方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全力以赴抓落实。三是落实责任层层抓。年初,镇与各村、各单位签订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责任书,把落实责任制、确保基层稳定作为各村、各单位年终考核评比内容之一,严格奖惩,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实行领导干部接访日、信访首问负责制等制度,确保每件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得到妥善处理,实现了隐患早发现、矛盾不推诿、问题不上交。
二、强化力量整合,健全矛盾排查机制。该镇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并全部纳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网络,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日常排查。该镇在镇村两级设立镇专职信访员和村级信访信息员,实行信访信息直报、周报等制度,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排查网络。横向由镇纪委书记牵头,组织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13个综治信访维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联动开展排查活动。纵向由各党总支和村委会负责,各村信访信息员将平时排查梳理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信息进行统计,由各党总支汇总分析后,报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加强联动排查。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行“1+13”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模式,中心各成员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认真梳理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互通信息,并根据反映的问题,交由职能单位办理,形成了“协调联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工作格局。三是加强下访排查。包村机关干部下村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通过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切实摸清一些矛盾纠纷和集体信访苗头的底数,并及时协调处理,做到了发现得早、控制得早、处理得好。今年以来,通过镇机关包村干部下访,共排查出各类纠纷14起,成功化解14起,调处成功率达到100%。
三、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联合调处机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包、谁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着力提高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质量。一是领导干部包案调处。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凸显、信访量增多的复杂形势,该镇实行领导干部包案调处制度,集中多方力量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各包案工作组在确保不增矛盾纠纷新案的前提下,围绕历史信访积案,想方设法寻找调处化解方法途径,即使不能立即化解的纠纷,也要拉近与当事人的感情距离,争取当事人理解,稳定上访人情绪,努力营造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二是政法部门下访调处。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大走访活动中,把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带案下访、上门走访、预约接访等多种方式,主动走访、联系、帮助信访群众,千方百计缓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千方百计为信访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是督查问责限时调处。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对所有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及时登记,建立台账,统一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办理,限期完成;对转交办的信访件,每周进行梳理排查,对重点案件建立专门档案,实行电话督办、发函催办、现场督办,实时掌握问题解决的进度;同时,由司法所、派出所、综治部门主动上门回访所办案件,向当事人进行解疑释惑,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减少群众对案件办理的误解和对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hj/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