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
据了解,为支持企业发展,滕州市财政注资3000万元,成立了国有独资聚诚信用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还贷周转服务为扩大周转资金规模,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部分企业联合出资设立“过桥还贷”资金池,汇聚多方力量为企业提供低成本有偿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9家濒临停产清算边缘的企业(集团)提供66次还贷周转服务,累计周转资金5.6亿元与此同时,财政部门与经信局、中小企业局、建设银行等协作推进的“助保贷”,以放大10倍的额度,累计为91家小微企业提供3.71亿元贷款,帮助企业实现了正常运转5年来,我市坚持用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培育了一批拥有创新产品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目前,腾达不锈钢、嘉诺电子等14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6家,占枣庄地区总数的60%以上依托中小机床产业优势,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滕州中小机床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枣庄地区首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实践出成效
“十二五”期间,滕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通过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寻求更高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近5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着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专利研发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为工业转型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成功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在创新工作的名册上,不能不提“数字滕州”项目在“十二五”即将收官之际,滕州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数字滕州建设项目正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数字滕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完成,对提升城市软实力、展示城市形象、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还将滕州作为“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基地”,签订了院地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
为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科技交流平台、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依托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重点企业研发平台,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全市发展院士工作站7家,枣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全市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政企校合作,组织6家企业与山东省科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威达重工、瑞宇蓄电池等企业与日韩大企业集团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设立省级国际科技合作中心4家,有效集聚了海外高新技术创新资源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招才引智,促成8家企业与10位院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益康药业董事长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在创新观念的引领下,各镇街部门积极响应,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以善南街道为例,近5年来,该街道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依托辖区重点企业,立足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企业科技研发,切实提升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发展不断膨胀围绕机械、机电、电子、电器、医药、食品等产业,善南街道放大产业优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向高端精密数控方向发展,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辖区共有机械制造企业80余家,零部件外协加工户、小微企业260余家其中,投资1.3亿元的海威生物科技、投资1.1亿元的医疗设备消毒中心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前景效益好的大项目纷纷落地,提升了产业档次和水平
在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我市为解决重点项目、回迁房建设等方面的难题,以超常规的勇气和智慧,创新措施积极应对,采取“一对一”“流水会议”的方式,由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重点介绍项目进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现场回答“怎么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逐个“把脉问诊”、“对症开方”,保证了项目的快速推进位于荆河西路的真爱商城,从2013年7月破土动工到2015年1月开业运营,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该商城聚集着5000多个商铺、3800多户商家,所售商品涵盖25大行业80多万种商品,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一站式批零采购基地,不仅发挥了作为专业市场的商业引领价值,也成为改善“滕西”人居环境的“起爆点”,实现了重点项目经济、民生等多项功能的结合
5年来,滕州的创新之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一组最新数据显示:在省经信委下达的2015年山东省第三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中,滕州市申报的16个项目入列,占枣庄市项目总数的47%这些项目研发总投入达6480万元,涉及机械、轻工等行业,其中15项产品为自主研发,1项产品为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全部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4.32亿元、利税9131万元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有60个创新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滕州是墨子、鲁班的故里,班墨文化的精髓就是创新“十二五”期间,滕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通过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寻求更高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服务创新提效率
我市还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速专利成果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拥有专利技术和产品,高新技术企业厂均拥有8项以上专利技术和产品仅去年一年,全市完成专利申请1103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市着力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科技交流平台、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依托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重点企业研发平台,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在全市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加强政企校合作,组织6家企业与山东省科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鼓励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有效集聚了海外高新技术创新资源
面对全球、全国性的金融危机,滕州与经济发展类型相似的县域相比,可谓“独善其身”究其根本,源于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今年11月《中国财经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滕州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过桥还贷”服务,推进“助保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报道称,滕州市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平台已吸引28家服务机构入驻,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俗话说,打破一个旧世界不容易,建设一个新世界就更难回迁安置房建设关系到回迁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力做好这项工作是各级党政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底前,我市有3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面积达464万平方米,而回迁率不足5%“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市回迁房建设遇到的难题超出想象为保障回迁户利益,我市各级强化精品意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建立快速、高效的推进机制,切实维护回迁居民的利益,认真梳理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找准破解难题的关键点,确保在建项目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工,确保回迁居民按时回迁在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服务,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为回迁安置房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实施了拓宽融资手段、国有开发企业接盘等多项创新举措,千方百计推进回迁房建设
滕州是墨子、鲁班的故里,班墨文化的精髓就是创新诚如市委书记董沂峰所言:“目前,滕州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步入了新常态我们的面积、空间、资源有限,粗放式的发展只会导致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资源越来越缺乏不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我们就无路可走因此,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滕州打造成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这一目标,唯一的路子就是创新”
科技创新结硕果
创新无限,商机无限今年11月9日,滕州服饰产业电商运营及创新孵化对接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参加这次交流会的荆河街道党委书记闵祥寨表示,希望通过借鉴广东的互联网思维、践行经验和产业集群优势,结合滕州空间资源、文化底蕴和商业辐射能力,实现南北结合,在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白癜风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jt/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