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赵曰北岁月沉香记忆中的滕州一中后


年3月,我被抽调到刚成立的校庆办公室,着手创办《滕州一中》报,并和老教师肖允中先生一起参与年校庆筹备工作。从那时起,我有幸先后三次参加了校庆筹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联络和接待了许多老教师、老校友,收集到许多回忆在校工作或学习情形的征文,接触到大量具体鲜活意义非凡的校史资料,所有这些都让我对学校百年校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三次校庆分别出版了《滕州一中五十年》《记忆母校》《走过一个世纪》三本书。这些材料在凝聚和传承学校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由于早期印数较少,载有不少珍贵记忆的《滕州一中五十年》今天已经很少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编写的两本校史材料,没能全面吸纳原有的精华,也没能充分借鉴新的成果。老校友王真光先生,—年就读于华北弘道院,是学校早期历史的见证人。他所撰写的《十二月八日这一天》讲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驻滕日军对校园的粗暴践踏以及师生压抑悲愤的心情,对于人们认识那段苦难岁月提供了可靠而感人的细节。同时,老人还饱含深情专门撰写了《母校华北弘道院——百年回眸》。这篇文章本是百年校庆的重大收获,无论是对于一中校史还是滕州现代史,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但《走过一个世纪》却没有收录。类似的疏漏,所在多有,让人很是遗憾。

目前,作为百年校史源头的新民学校(年改称华北弘道院)以及与它共享一个校园的华北神学院,已被公认为滕州最重大最具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并引起学术界、宗教界和滕州有识之士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jt/34269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