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理正回忆说,后来,这对姐妹中,姐姐考上福建省华侨大学,妹妹考上华南师范学院,又和苗理正成为校友
虽然时隔多年,苗理正仍记得班上每位同学:“我们班共48人,考上大学的有17人照片上的8位女同学中,有3个人考上大学,其他同学大都留在惠州工作”
上图:毕业时,苗理正 (左三)和班上其他7位女生合影当时,惠州中学(现市一中)校门在木棉树(画圈处)左侧
苗理正读中学时,住在当时的北门街(市区中山公园一带)那时,她与同班的李家姐妹关系很好“这两姐妹是一中游泳队队员,我课余时间就跟随她们去游泳,学到了一身好泳技
1982年,苗理正回到母校任职老师时,一中的校容校貌改变了很多,砖瓦房已变成一栋4层高楼房和一栋2层高楼房“那时,学校规模也不大,初中部和高中滕州市育才中学图片部合起来也只有30个班现在,回想在市一中工作的20年,我觉得学校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40余年目睹市一中巨大变化
据了解,虽然市一中校园变化很多,但校园里那棵惠州市区唯一一株具有400年树龄的大榕树还依然苍翠
1946年,5岁的苗理正进入小学读书;11岁时,她考进惠州中学(1965年起,惠州中学改称为惠州市第一中学);17岁时,她从该校毕业考上华南师范学院 (现改为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苗理正先后在博罗县两所中学任老师1982年1月,她调回市一中时隔19年,苗理正从当年的青涩学生变成市一中的一名老师
苗理正告诉记者,市一中不仅重建了教学楼,连校门也重建多次,且位置发生移动苗理正指着照片上的木棉树说,“我读书时,校门建在这棵树左侧如今,旧校门已变成商铺,而新校门滕州市东沙河镇镇长建在木棉树右边这棵木棉树已有近百年树龄,见证了市一中的变化和一代代学生的生活”
本报记者朱如丹 翻拍
右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一中校门重建如今,校门在木棉树 (画圈处)右侧
校园内400年大榕树仍苍翠
“1963年,我们几个女孩在学校大门前留下这张极具纪念意义的毕业照”曾任市一中校长的苗理正女士指着照片告诉记者,“45年过去了,学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校门都移动了位置”记者看到,照片上一中大门如今已是商铺,但门前那棵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木棉树依然郁郁葱葱苗理正说,“我读书时,这棵木棉树的位置在校门右边;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重建,木棉树移到了校门左边无论是站在校门的右边还是左边,它一直默默矗立着,见证市一中的巨大变化,也陪伴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一代代学生健康成长”
每月和同学聚会一次
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苗理正告诉记者,她在市一中工作了20年,于2002年才退休“现在,她的中学同学基本都在惠州生活每个月的9日,是我们聚会的日子;每年正月初三是全班聚会的日子,80多岁的班主任吴老师也会和我们一起喝茶”
■ 本报记者朱如丹
说起读了6年书和工作了20年的市一中,苗理正充满感情“40多年来,我几乎看到学校每一个变化读书时,校园里多是茅草屋,只有一栋2层木楼;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校拆除茅草屋建起了砖瓦房……而如今,小平房变成现代化的教学楼,阅览室变成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到目前为止,市一中已有六七栋教学楼,113个班”
白癜风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有哪些“UM-D诊疗体系”解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wh/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