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杭州一家银行营业厅,见到在该行的理财区域内,不少市民咨询理财产品。一位前来办理存款转理财产品的刘先生告诉笔者:“现在把钱存银行,不但不会增值,反而会缩水。”
利率下行至低位,物价却显上升苗头。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让许多投资理财无门的人倍感焦虑。记者采访发现,相对于没多少积蓄可打理的人群和高收入群体来说,中等收入群体对手头的积蓄显得更加忧心忡忡。“低收入者积蓄不多,资产缩水影响不大,高收入者、高净值人群有私人银行、私募基金等高端理财渠道。”一位理财分析师这样评价当下收入夹心层的焦虑症。
理财市场遭遇“滑铁卢”
存钱不划算了,其他理财渠道也不见得好。
“股市收益怎么样?”上半年人们见面打招呼时,都会用这句话代替传统问候语“饭吃了没有”。不久前,这句话又被“股票解套了吗”代替了。今年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让许多期待分享股市红利的中等收入者遭遇了投资“滑铁卢”。“上半年赚了数十个百分点,现在连本金也折损近半。”在杭州一家银行上班的徐先生对记者叹气说,这股市风险太大,再不玩了。
实际上,已经处于高位的房地产市场也显示出疲弱的一面。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的理财经理孙潇弘认为,楼市和股市不同,因为没有经过太大调整,加上目前国内楼市还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除了刚需之外,从投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盈利空间。
国家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还让许多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其中,宝宝类货币基金理财产品首当其冲。余额宝、理财通等理财产品,目前收益率在3%左右,相比年,货币类基金动辄7%以上的收益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相比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比存款产品略受欢迎,但收益也持续下行。记者从工、农、中、建国有4大行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了解到,大多数收益率在4%至5%之间,投资标的大多是债券和同业市场,与过去偏股型产品7%至8%以上的收益率也差了不少。杭州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说:“受央行降准政策及近期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理财投资规模急剧缩减。未来,理财产品收益还可能继续下跌。”
去年以来,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结束了过去时常出现的“钱荒”。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加上社会资本存量大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高投资回报率甚至暴利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未来3%至4%的投资回报率或是常态,也意味着“资产配置荒时代”来了。
“负利率”下,市场从“钱荒”到“理财慌”。这让手头有一定积蓄的人们患上了理财焦虑症。“炒股怕炒成股东、理财怕理成原告、买房怕买成房东。”杭城一位白领告诉记者。
中投盛银多种理财方式供您选择
产品类型
出借期限
预计年化收益
单季盈
3个月
9.5%
季季盈
6个月
11%
双季盈
6个月
12%
中投宝
12个月
13%
盛银宝
12个月
14%
信托
根据产品而定
6-10%
私募基金
根据产品而定
8-10%
中投盛银(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润公司白癜风遗传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wh/341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