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年工作动员大会和全省改革办主任会议召开后,我市闻令而动,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安排部署今年重点改革任务,引导全市各级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奋力拼搏,以改革引领攻坚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一、谋深谋实,把好改革“方向盘”牢牢把握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确保改革方向不偏、节奏不乱。一是全面对标对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特别对省委安排的项改革任务,逐项制定改革方案,拿出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落到实处。二是立足发展实际。聚焦“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9+2”改革攻坚行动,广泛开展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切实摸清全市工业现状是什么、堵点痛点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制定市委深改委年工作要点,从制约全市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释放发展活力最有效的措施抓起。三是回应群众期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围绕群众普遍反映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焦点问题,进一步强化有效制度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抓住重点,牵住改革“牛鼻子”紧紧盯住最关键、最核心的领域和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一是突出系统集成。强化系统观念、全局意识,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结果统筹,提升改革整体效应。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全链条集成改革,全面落实“链长制”,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断供”“断链”风险清单,集成更多政策资源、要素保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做强做大、实现集群集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从开办、运营到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建立政务服务图谱,实现政务服务审批事项减无可减、降无可降、一揽子办理,年底前推出件高频事项集成办、极简办、全域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二是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推开要素市场化交易,让更多的资源要素汇聚枣庄、服务枣庄;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创新成果紧跟市场脉搏、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三是突出制度创新。坚定不移地把制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在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银企对接、加强基金运作、开展普惠金融等方面拿出更多管用的办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要求,加大对银行的考核激励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力争三年内工业贷款余额实现翻番、上市企业达到10家、存贷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培育品牌,发出改革“好声音”大力实施典型培育工程,力争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立得住、叫得响的改革品牌。一是深度挖掘。深入改革一线、紧盯“深水区”,及时把基层创造的新鲜做法转化提升为制度性成果。充分发挥好试点先行先试作用,抓实全市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努力把试点打造成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枣庄方案”。特别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国字号”试点任务,明确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扎实推进。二是深入打造。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力度,做好各区(市)“同类项”典型的统筹归纳、合并集成,形成全市性改革举措。创新实施“揭榜推进”典型培树机制,聚焦全市项改革任务,每个区(市)揭榜认领3—5个、每个市直部门揭榜认领1—2个,深耕细作、精心培树,努力推出一批枣庄改革的“拳头产品”。三是深化宣传。综合用好“两微一端”等各类宣传媒介,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讲好改革故事,在全市上下营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wh/342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