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发言
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先生发言
11月16日,在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期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术座谈会在曲阜香格里拉酒店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叶小文,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红,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中共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孙守刚同志主持。
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叶小文先生发言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同志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展开研讨,认为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给人鼓舞,一致认为总书记讲话显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理论保障。
王大千理事长在现场
在此次座谈会上,王大千以《重温“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题,作了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曲阜,在习总书记“曲阜讲话”三周年到来之际,重温讲话精神,体悟谆谆教诲,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意义,更具有时代展望价值。三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向上向善力量的功效越来越显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路径越来越明晰。
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学术基金组织,三年来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和感悟。
一、“曲阜讲话”历史意义深远,彰显时代与未来价值
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来到曲阜考察,就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结合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要搞好“四个讲清楚”。他还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了“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的重要性。
“曲阜讲话”次年的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孔子基金会和国际儒联是这个五年一度的纪念大会的主办单位,迄今已坚持了三十年,在座的许多嘉宾也都参加了这个会议。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精神特质、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就“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问题,提出四项原则:第一,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第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第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第四,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借着这个机会,习主席再次向世界宣扬了具有鲜明文化标识和符号意义的“中国孔子”,也向世界展现出崇德向善、开放理性、笃定从容、协和万邦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细细品读、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这两次重要讲话,我们认为,“曲阜讲话”是他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孔子故里”这个特殊地方,围绕“传统美德”这个词,向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发出的明确信号;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大会是他作为中国国家元首,围绕和平、发展、和谐、合作、共赢等时代主题,以中国式话语体系,代表中国向全世界所表达的文化主张和价值立场,充分诠释了“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年11月26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孔子基金会与山东省委宣传部、济宁市委、光明日报社、孔子研究院联合举办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一周年暨学习“四个讲清楚”征文评奖座谈会。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的论文篇,其中:理论类篇,学术类75篇。已结结集出版了优秀论文集。
三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学界到大众,从干部到百姓,从都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海外,在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全体华夏儿女百舸争流,砥砺前行,争相做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扬者、践行者,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局面已蔚然成风!
二、只有将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文化自信才能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三个“落”字,为我们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树立了标准,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我们认为,实现“三落”,应当从传统文化的社会化、生活化、现代化、年轻化入手,注重榜样意义和示范价值;青少年是影响未来的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寄托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为此,我们与团中央联合发起成立了“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在全国青少年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已进入近百所大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总书记再次对“文化自信”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语境更加庄严,观点更加鲜明,态度更为坚定,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这里的三个“更”,其实就是明确了“文化自信”在今天中国人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中的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文化自信”由此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着深厚根基、思想渊源,是可以真正践行的。今天,我们不仅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文化自信”,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世界安定和谐的强大底气。
有人要问,为什么习总书记如此重视文化的作用呢?对此他早已给出了答案。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三、“引领儒学复兴,深耕精神家园”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务实举措
围绕“三落三更”,中国孔子基金会以建会三十年为契机,提出了“引领儒学复兴,深耕精神家园”的工作方针,并依托学术研究、普及传播、交流合作、基金募集“四轮驱动”,力争实现孔子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风尚、成风化人,是孔子基金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为此,我们做了大量探索工作,并形成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在学术研究上,突出论坛引导和人才引领。我们以《孔子研究》为旗帜和纽带,整合了海内外哲社领域的诸专家学者,在《孔子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研究发布了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我们依靠学术力量,发起了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每年组织全国50多家儒学社团就时代关切发表高论,达成共识;我们还探索了学术会议的举办模式,今年在滕州举办了儒墨文化论坛、在兰陵举办了荀子教育思想论坛、在威海举办了东亚儒学论坛、在山东中华文化学院举办了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不同层面的学术人才参与文化的深入阐发,力争使学术交流更接地气,会议内容更丰实,真正使学术探讨变成了百姓的节日;我们还将策划组织“青年儒学论坛”,为青年学者崭露头角、施展才会提供平台和舞台。同时发挥《儒风大家》、《中国儒学年鉴》的作用,利用“孔子书房”形成出版集群。
在普及传播上,注重引领风尚,成风化人。我们于年创办了公益文化品牌——孔子学堂,学堂植根于百姓生活,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的精神殿堂,它既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一个道德建设的载体,是真正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抓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在全国已建立了近千家,成为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品牌;我们改造升级了中国孔子网,启动了儒家文化数字化工程,还将建立孔子网融媒体平台,实现网站、
在交流合作上,放大品牌价值。我们连续三年举办多届“中华学子朝圣行”、“全球经典读写大会”、“孔子文化世界行”等文化项目,已成为“走出去”的知名品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将来我们将继续为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平台,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深下去、接地气、活起来。
在基金募集上,搭建有效基金平台。我们积极开展基金募集工作,围绕红色文化、乡贤文化、社会教育与少年儿童成长等时代命题,探寻设立专项基金,强化可操作性和持续增值能力。同时,探讨引进社会资本和文化企业,力争在基金募集上打造更大更强的基金平台。
各位同仁,各位嘉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习近平总书记的“曲阜讲话”是带着温度的,这种温度并未随着时光流逝而降低,反而在大家的响应和落实下持续升温,温暖着古老的中华大地,滋养着亿万千的华夏儿女。回顾这三年以来的文化发展轨迹,我们切实感受到:心灵的净化,素养的提升,风气的转变,以及各项文化成果的取得,无不是得益于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深刻领会和认真践行,得益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得益于坚定文化自信而迸发出来的巨大活力和动力。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心,玉汝于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一定会落地生根,再铸辉煌。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孔子网
编辑:瑞瑾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hj/341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