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古薛文化探源三历史悠久的古薛国上


导读

“薛”是一个土著的东夷古国,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肥沃的薛河流域。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演进,由部落到村落,由城邑而方国,遵循着古文化——古城——古国——王国的步伐,一步步地跨进历史文明的门槛,建立起不朽的夏商周三代薛国。

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也就是在五千年前,在薛河中游,古薛先民就建立起了最早的国家。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多次勘探发掘证明,在官桥镇的西康留村北、古薛河北岸的地下,有一座完整的古城池,被专家誉为“华夏第一都”。因为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只发现有龙山时期的古城,而大汶口时期的古城在这里是首次发现。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军事战略的需要,薛国古城又西迁至官桥和张汪镇之间,即现在的古薛城。

夏朝时期

夏大禹时期,薛国是九州之一的古徐州的首府,又是造车始祖奚仲所封之国。《滕县志·古迹考》载:“薛城,古奚仲所封国。”《左传》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奚仲,妊姓(后为任),是薛族部落的领袖人物,由于造车有功,夏大禹封他为“车正”,即监制舟车、监管交通、制定车服制度,相当于如今的交通部长。夏王国有奚仲做“车正”,他们就能充分利用薛族人民的舟车之力,发展壮大自己。夏大禹在位8年,子夏启立,又将奚仲的儿子吉光安置在王朝内作副车正,这还是因为薛国的工业技术先进。因此,夏朝在大禹治水之后,很快把势力范围由中原扩展到江淮中下游,并把各个地区不同文化迅速地沟通起来,建立了比较统一的夏文化,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大国,所以夏王朝与薛国的关系始终密切。

夏商之际,薛国国力强于商国,当时薛国迁都于下邳(也称吉光国)时,势力已达到豫东商丘。商侯相士与吉光同为夏王朝的副车正,跟奚仲学习造车,夏后相迁出商丘后,商侯相士即迁来商丘与邳(薛)侯吉光为邻,看来邳(薛)商两国关系也十分密切。由于商国充分利用舟车之便,在部落间做买卖,因此商国的商业、手工业都比夏朝进步。商汤从商丘徙都亳(今安徽亳州),然后用伊尹做右相,用仲虺做左相,国力愈益强大。

薛国在夏代世系虽然不全,但从夏初的奚仲为夏车正、夏末的仲虺任汤左相、夏中期的后相依邳(薛)侯吉光这三件史实的记述来看,当时的薛邳是强于东夷诸国、仅次于夏王朝的东方大国。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荆三林先生研究河南夏史,也认为薛国的境域,夏时已经达到豫东地区;其国势,夏朝前期,薛强于商;夏后期,商强于薛。但商国的强盛,不仅是因为学习了薛邳的制车技术和薛国治国经验,而且得到薛邳的大力协助。有学者指出,薛国商国关系密切,还可能同属于一个高辛氏(薛商二字,金文皆从辛)。奚仲后裔仲虺辅佐商汤灭夏兴商,也是商汤以同族的关系争取的结果。东方大国薛邳参加了商汤的反夏联盟后,加速了夏桀的覆灭。

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是妊薛的鼎盛时期。《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莘、邳(薛),周有徐、奄,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赵孟列举了从舜帝至周朝历史上七个能与当时王国相匹敌的强国。三苗与尧舜禹战斗百余年,最后被禹灭亡,观、扈、徐、奄,也是敢于与当时王朝抗衡的强国,但被夏商王朝灭亡了。莘即伊尹之国,邳(薛)是仲虺之国。有学者说,殷商的政体实质上是以商为主,三家联合执政。根据《商书》17篇内容表明,夏亡之后,商汤为王,伊尹、仲虺两家为师,可能是三家共同商定的。薛国实权很大,有神权之尊,即传达天命之权,有废立之权,有训王之权,地位不亚于商王。

《尚书》卷八载:“汤归至夏,至于大垧,仲虺作诰。”《左传》定公元年载:“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史记·殷本纪》中载:“于是诸侯必(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泰卷(陶),中垒作诰。”中垒即是仲虺。以仲虺为首的薛,能积极地参加“革除夏命”的活动,特别是仲虺写下的《仲虺之诰》,是商王朝的立国大纲,对于商王朝的建立、巩固与发展,确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商汤有了仲虺这样一个赤胆忠心的“左相”,不仅使商王朝兴旺发达起来,并使其子孙享国年之久。

商朝太戊之后,商王室出现了“九世之乱”。大彭、豖韦趁机称霸后伐莘伐薛,商、莘、薛三国联盟关系曾一度中断。大彭侵占了薛国下邳邑及邳北薛东之地,在邳北建立起偪阳国(今台儿庄区侯孟乡东),在薛东建立起诸暨国(今山亭区西集镇东)。商王武丁时期,薛国又强盛起来,薛侯祖己在商王朝中重新恢复了王师地位,并兼有兵权。据《尚书·高宗彤(róng)日》记载,当武丁彤日祭祖时,祖己训王,要关心民事,不要求福于神,使武丁成为洞察民情的一代明君。薛侯祖己还深谙兵法,曾率兵5万,3年战胜鬼方,接着伐灭大彭、豖韦、诸暨,偪阳降薛。后武丁联合祖己伐淮夷荆楚,深入江南,使商朝进入极盛时期。薛国势力也由鲁南、苏北随之发展到豫东、豫中南,在今平顶山西南建立畴国,在上蔡南建立挚国。商后期,祖己的七世孙薛成侯由下邳迁都于挚,改称挚国(《辞海》说挚、薛古音相近通用,挚即薛),所以,在商后期,薛国称薛、称邳、也称挚。

在商中后期,西方姬姓周方国也发展兴盛起来,并攀婚于挚(薛),挚国仲任氏(史称大任)西嫁于周,生文王。这是周、挚(薛)两个大国的政治婚姻结盟,也是关系商周国势消长转化的重大事件。实际上,太任嫁周,相夫教子,利用薛的先进文化,使姬周迅速强大起来,为灭商奠定了基础。

商朝末年,薛侯祖伊是仲虺后裔中权威最高的大臣。当时商王纣暴虐,自恃才智过人,不把王族叔兄、四方诸侯放在眼里,肆意杀戮王公大臣,朝野无人敢近。然而,薛侯祖伊不怕,他以“西伯戡黎”为借口,训斥纣王,说纣王已到了天弃民怨,祖先不能保佑,自作孽不能为王的地步了。纣王听了竟不反驳,不发怒。这充分说明,商、莘、薛三国联盟,主要是建立在军事实力基础上的政治、军事联盟。而薛国首领仲虺的后裔,从臣扈、祖己到商末祖伊,终商之世,格于上帝,位高至极,权势不亚于商王。商明君如商汤、武丁、大戊,包括暴君纣王,均不敢以臣视之。薛的国势之强,连商之劲敌西周,也以攀婚挚(薛)氏为荣。

薛国是建立在薛河流域最早的古城方国。古薛水绕其一周为护城河,她以薛水命名,以薛地命名,以薛民族命名,存国三千多年,其名一直未改。

投稿请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hj/34188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