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特色发展彰显生态优势
——柴胡店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记者刘智
通讯员袁秀峰王响
金秋时节,驾车从柴胡店镇穿行而过,道路两边每隔十几米便有梨农在兜售香甜的黄梨,一筐筐金灿灿的,煞是诱人。
“今年的收成咋样?”
“好着嘞,看看俺的梨,保甜。”
这名梨农的语气里满是喜悦,从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出,生活在这个偏安城市南首的镇子里,幸福而又安详。
今年以来,柴胡店镇立足创建生态农业旅游强镇,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着力推动传统旅游向产业旅游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传统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等具有一定区域优势的产业化发展新体系,促进了全镇区域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百姓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旅游,选这没错
国庆假期期间,骑行爱好者王宇带着几名外地朋友来到位于柴胡店镇内的绿道游玩,一路骑来,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引得朋友们赞叹不已。“真好,我们那都没有这么惬意的骑行环境。”“下次,我们还来这里游玩。”
生态旅游是柴胡店镇特色鲜明的“招牌”。从单一的旅游资源发展到旅游产业的市场化、集群化、全域化,该镇可是下足了功夫。暂且不说闻名遐迩的刘村梨园景区连续举办了几届梨花节活动,单单是穿镇而过的绿道景观,也早已成为大家口中“有空必去”的好地方。今年以来,该镇依托“青龙山系北麓骨干绿道网络”和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重点围绕绿道沿线提升,做好了特色经济林规模化发展和旅游服务节点建设,目前,投资余万元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绿道休闲驿站建设。
不仅如此,该镇投资0万元用于葫芦套休闲采摘园综合项目建设,使得这个原本以摄影基地而闻名的村落再次提档升级,葫芦套老村也因此被纳入“省乡村记忆工程”和“省级特色传统村落”,荣获“好客山东最美乡村”。
农业,特色鲜明
柴胡店镇安后村是一个仅有60多户村民的小村子,可是却有着这样的不寻常:全村余米的主街小巷全部搭起了葡萄架,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葡萄区,受益自然也进了百姓的腰包。
安后村党支部书记钟世金说,发展葡萄产业的想法源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如何能让村民发家致富是他上任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作为“生态乡镇”的一分子,就得想着如何让村子利用自己的生态资源。
没错,柴胡店镇农业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让全镇农业增效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柴胡店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规划发展“东部林果、中部畜牧、西部良种”三大特色农业区,截至目前,共完成造林余亩,发展经济林余亩。同时,全力推进投资0万元的凤凰谷风景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水土保持、道路整修、特色林果、花卉苗木等建设,加快土地整理项目推进工作,总投资万元的破损山体综合治理项目、投资余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顺利推进,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指导发展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
工业,染上“绿色”
说起“绿色”,柴胡店镇这个仿佛花园的乡镇从不缺少这种颜色。更何况,在今年镇域环境综合整治中,该镇投资余万元重点实施了镇驻地升级改造工程,对全镇环境进行统一规范整治和提升,绿化提升河滨路、梨园旅游路28.6公里,新增绿化带6.5万平方米,更是让这里成了“绿”的海洋。
同样染上“绿色”的,还有该镇的工业。按照“传统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助推绿色项目建设。今年引进新能源项目3个,已完成协议签订,正在推进各项手续办理,这无疑又为全镇绿色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常态赋予新使命,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下步,柴胡店镇将紧紧抓住全市南部‘副中心城区’发展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纵深推进旅游特色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绿色化三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鲁南地区乡村旅游示范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富裕美丽的幸福柴胡店。”谈及未来发展,该镇党委书记黄传军满怀信心。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hj/341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