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语文三步四看的诗歌鉴赏技巧


一、“三步”

所谓“三步”,就是指从分析意象入手;从表现手法(广义)着笔;从思想情感做结。任何一首诗歌,都离不开意象的描绘,而作者描绘意象都是为了抒情,所以我们先从分析意象入手,找准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既然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那么我们答题就从表达技巧写起,把握答题方向;最后再体会出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最终指向。

二、“四看”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诗歌。

1、看标题:想原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则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词是咏古词,常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等不同的主题。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写作风格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运用知人论诗、知人论世的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这种方法格外有用。

例: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通过回忆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主旨(情感)就显而易见了。

3、看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4、看诗歌

(1)看意象品意境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2)看技法

①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②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③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④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⑤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⑥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⑦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⑧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3)看体裁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过很多,毋须多说。

记事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附录:常见的诗歌意象

花草树木类: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梅花:坚强、不屈不挠

竹:气节、正直、谦恭、虚心

杨柳:送别、伤感

梧桐:凄凉、凄苦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草:卑微、荒凉或希望、顽强生命力

飞禽走兽类:

子规(杜鹃):凄恻、思乡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孤雁:思乡、孤独寂寞、飘零

沙鸥:漂零伤感

蝉:高洁,悲秋

斑马:惜别

鹧鹄:离愁别绪

哀鸿:哀伤痛苦,流离失所

风霜雨雪类:

江水:流逝、伤时、愁苦、怀古

秋水:盼望

烟雾:情感朦胧、惨淡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浮云:游子、飘泊

露、霜: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其他类:

夕阳: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夜半:愁思怀旧

古迹: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双鲤、尺素:书信

西楼:闺怨

南浦:水边送别

长亭:路上送别

精卫:不畏艰难

抱柱:坚守信约

三尺:法律

南冠:囚犯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wh/34190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