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3/9269973.html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邱明
挽起裤腿,踮着脚尖,一路蹦跶着进了村委会。时隔近两年,张鲁波还没忘记第一次走进马沟村时的场景。年4月28日下午,他和同样来自山东省委办公厅的刘德、徐泽众、孙鹏4名第一书记,来到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上午刚下过雨,雨后清新带给他们的却是上述“见面礼”。
左起:张鲁波、徐泽众、刘德、孙鹏
啥也不用干
把路给我们修了
得知将要被派驻到南桥镇的村子,出发前,他们都在电子地图上查找过各自所在的村。电子地图显示,南桥镇是山东省最南端的乡镇之一,到江苏邳州城区的距离比到临沂城区还近。
空间上的偏远,让人以为那里如世外桃源般山清水秀,特别是马沟村东还有座与黄山重名的黄山。“来了一看,算不上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大土包。”张鲁波说,想象的与现实有差距。来之前,他们就明白第一书记进驻的都是薄弱村。当看到雨后村里土路变成泥路,想到村民们长年累月地走在这样的路上,他们觉得这是对村民们的亏欠。
户户通修建前的巷道
果不其然,入村一圈聊下来,村民们最大的盼望就是修路。“你们啥也不用干,把路给我们修了就是功德圆满。”这样的期盼,4名第一书记在各自帮包村不止一次听到。
村内道路整修之后
入村时的心酸,化作第一书记们的动力。修路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材料贵、费人工,那真是金白银地往里投,第一书记带来的经费有限,撑不起4个村同时修路这样的“大场面”。
不怕跑断腿、磨破嘴,4名第一书记四处软磨硬泡,争取到各类扶持资金余万元。年7月开始,他们帮包的小寺、袁庄、黄山前、马沟等4个村同时修建“户户通”及配套工程建设。施工期间,4名第一书记起早贪黑地钉在工地,生怕料不达标、路修走样。
熬了4个月,4个村硬化道路15公里、合计5.4万余平方米;新修排水沟渠10余米,让近户村民告别了雨后淌黄泥的窘迫。
培养火车头
党组织先强起来
“融入百姓,依靠群众”。4位第一书记深谙干事创业的成功之道。
真正融入后,他们发现村里的生活,有大义凛然的、也有斤斤计较的。拿修路来说,这是全村人企盼的,有的村民义务出工,有的给施工人员送水、送饭。可也有的因为院子地面高,不想上坡进门,希望路面基本与院子持平;低的则盼着低到与自家一样,甚至再低一些,免得雨水倒灌。
“只能在科学合理前提下,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偏袒。”工作组组长刘德说,把住原则,不理解的再做思想工作。当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定会理解支持。
村子薄弱,除了受制于自然资源等客观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基础组织弱。为破难题,近两年来,4位第一书记协助调整选配党支部书记3人,村党支部委员5人,发展党员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4人、后备干部8人。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每月主题党日制度,第一书记给全体党员上党课。组织帮扶村两委成员、党员赴平邑九间棚、费县、滕州等地开展主题教育和观摩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开阔眼界思路。组织村干部、种养殖大户、有威望能人,赴沂南、沂水、蒙阴、江苏沐阳等地学习党建工作开展、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先进做法,借他山之石为己所用。通过党性教育、外出学习、示范引领、工作锻炼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开阔村干部思路眼界、唤醒干事创业热情,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村班子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显现。
归雁好项目
家门口上班赚钱
“着眼于乡村振兴,兰陵县首创‘四雁工程’,以人才引领,带动乡村振兴,这个举措让我们很受启发。”在黄山前村,孙鹏引进“归雁”项目,建设了30个冬夏两用大棚和2个高标准蔬菜加工车间,现已正常使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按照“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目标要求,打造党建工作阵地。省委办公厅选派的第一书记们,累计筹资余万元,新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处,面积达余平方米,同时配备齐全必要办公和活动设备,不断提升活动场所硬件水平,增强党员群众的归属感,促进党群关系融合发展。投资50余万元,新建文体广场4处,面积达余平方米,为村民提供健身、休闲、娱乐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充分发挥群众文化阵地对村庄文明新风的引领作用。
“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换取老百姓的满意指数。”进驻袁庄村第一天,“90后”第一书记徐泽众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
“等孩子懂事后,我一定要带他到这里看看。”刚驻村时,徐泽众的孩子才出生5个月,父爱缺席的两年时光,徐泽众和其他同事用辛苦和奉献,让村里的百姓们感受到了幸福和满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wh/342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