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稳步回升。1-5月,全市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定复苏。在重点监测的71种重点工业产品中,42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9.2%。13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0%以上。
2.工业用电量降幅继续收窄。5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速比4月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6%,降幅比1-4月收窄0.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降幅持续收窄。
3.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回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4.5%,比1-4月回升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利税21.8亿元、39.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10.5%,降幅分别比1-4月收窄0.3个、0.7个百分点。
4.超五成产品价格上涨。在重点调度的71种工业产品中,37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占总数的52.1%,增长面比4月扩大11.3个百分点。特别是合成香精、太阳能热水器、冷鲜肉等7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超10%。
5.大企业集团支撑作用渐强。1-5月,联泓新材料、新能凤凰、盛隆化工、新源热电、恒仁工贸等1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亿元,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亿元,占重点监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60.2%。
6.企业税收贡献能力下滑。1-5月,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税收5.1亿元,同比下降17.9%。新源热电、盛隆化工、鲁南化工等14家企业纳税总额超万元,累计纳税3.9亿元,占重点企业纳税总额的79.6%。辰龙集团、鲁南化工、盛隆化工、中联水泥等企业受产品产量减少及价格下滑影响,上交税收下降较快。
7.创新驱动取得积极进展。1-5月,实施过千万元重点技改工业项目项,完成投资54.8亿元。其中,山东常发工贸有限公司年产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等34个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年省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项,完成84项。鲁班机械科技等15家企业的多功能应急救援装备等16个项目成功列入年第一批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二、重点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1.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机械机床产业:1-5月,机械机床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税9.3亿元,同比下降7.6%。威达重工、三合机械等机械机床企业通过参加重点展会等方式,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高端数控机床订单回升,企业市场订单充足。鲁南机床加大与高等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6%;华能线缆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打入军工、铁路、国家电网市场,企业规模迅速提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9%。铸造、矿山配件等企业受下游行业运行困难影响,企业订单急剧下降。
煤化工产业:1-5月,煤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税9.7亿元,同比下降13.7%,运行质量进一步下滑。煤化工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鲁南化工亏损严重。1-5月,鲁南化工亏损2.8亿元,同比增亏1.5亿元,严重影响煤化工产业运行质量提升。联弘新材料公司产品市场稳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利润万元;新能凤凰企业生产稳定,效益良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1.3倍。
2.六大百亿板块
玻璃深加工产业:1-5月,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利税2.9亿元,同比增长2.3%。受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带动,玻璃产品市场逐步回升,展会经济效应日趋显现,玻璃深加工企业运行出现好转。金晶玻璃积极开拓市场,消化库存,累计生产浮法玻璃.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0.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6.3%;目前华阳玻璃、金明玻璃、丰华玻璃、滕海玻雕等玻璃深加工企业注重外向型经济,通过参加迪拜、印度等国际玻璃展览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企业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其中,金明玻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7%,华阳玻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6.6%。
食品加工产业:1-5月,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税2.7亿元,同比增长3.2%。肉制品、白酒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其中冷鲜肉5月份均价23.1元/千克,同比上涨46.8%;白酒5.8万元/吨,同比上涨9.6%。春藤食品、今缘春产品产量增加,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20%。恒仁工贸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7.1%。
纺织服装产业:1-5月,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0.7%。大千纺织积极开拓市场,产品订单增加,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2倍。
家居装饰产业:1-5月,家居装饰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下降5.6%。受市场需求减弱影响,门业等家居装饰产品订单下滑,运行质量下降,其中,鑫迪家居累计生产各类门2.7万套,同比下降14.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下降36.5%,实现利润万元,同比下降13%。
汽车配套产业:1-5月,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税0.7亿元,同比下降4.9%。常发工贸充分利用农机销售旺季和国家农机补贴的政策,开发特色农机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快速膨胀企业规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5%。
不锈钢制品产业:1-5月,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利税1.5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腾达不锈钢公司受不锈钢紧固件价格大幅下滑影响,不锈钢紧固件产量同比下降40.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同比下降33.4%;实现利税48万元,同比下降95.4%。
3.五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1-5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利税1.6亿元,同比增长1.9%,生物医药行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益康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发展稳定,产品衔接良好,效益实现较快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税万元,同比增长9.8%。
新能源产业:1-5月,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税0.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光普太阳能公司生产真空集热管.5万支,同比增长63.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利税89万元,同比增长10.1%。
电子信息产业:1-5月,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利税0.5亿元,同比增长0.6%。晨晖电子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市场订单充足,企业规模膨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43.8%。
新材料产业:1-5月,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税0.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联弘新材料公司生产稳定,产品附加值较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2.7%;力华防水不断加大与科研机构产学研,积极研发新产品,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产品订单良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万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1.6倍。
节能环保产业:1-5月,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税0.3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净化环保受产品订单下滑,产品价格下滑影响,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万元,同比下降14%。
4.其他行业
能源行业:1-5月,全市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利税2.8亿元,同比下降5.6%。受市场需求小幅回暖,煤炭价格上扬,辰龙集团累计生产原煤51万吨,同比下降2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3.4%;亏损1.1亿元,同比减亏万元。
建材行业:1-5月,全市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0.4%;实现利税1.2亿元,同比下降3.6%。受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带动,水泥企业产能逐步释放,但受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当前水泥出厂价格徘徊在每吨元左右,利润空间较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受产品覆盖区域小、周边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行业竞争大等因素的影响,增长乏力。鲁南中联水泥累计生产水泥45.1万吨,同比增长36.1%,熟料98.6万吨,同比下降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6.2%;实现利税万元,同比下降36.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企稳回升压力依然较大。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虽然我市工业增加值自2月份以来逐步回升,但增速仍比去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增速处于近年来较低增长区间,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企业整体利润率较低,盈利能力下降,个别企业亏损严重。1-5月,19家企业亏损,累计亏损4.55亿元,其中鲁南化工亏损2.8亿元,增亏1.5亿元;辰龙集团亏损1.1亿元。
2.企业融资依然困难。一是银行对我市工业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减弱,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存款高于贷款.8亿元,5月末存贷比为70.4%,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二是抽贷压贷现象依然存在,造成少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中塑公司自2月份流动资金断裂,企业停产。三是融资难、融资贵仍末得到根本解决。我市多数工业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20%-40%,个别企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财务费用较高。
3.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较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带动作用较弱,高端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特别是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机器换人”推进速度较慢;二是工业项目较少,特别是投资大、拉动作用强的重点工业项目较少,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4.企业人才缺口较大。一是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诉求大,但相对于发达地区,企业福利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吸引高技术、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才,高端人才难引、难留的问题仍较突出。二是由于企业效益不佳,职工保障相对落后,高技术专业人才和一线熟练技术人员流失较为严重。
国事家事天下事滕州事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白癜风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xs/341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