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
唯独在我们滕州冬至的习俗是喝羊肉汤,那么为什么滕州人冬至要喝羊肉汤呢?
滕州羊肉汤可追溯的历史近七千年。
在官桥镇北辛村出土的距今约七千年的北辛文化遗址的一个红陶鼎的四周,散落着大量的猪、马、羊等动物的骨头;在官桥前掌大村出土的一个商代贵族墓葬里,就有一个铜釜,里面有熬煮着的羊、猪等的骨头。
这就说明,在当时,喝羊肉汤、猪肉汤已成为滕州这个地域的贵族社会很普通的饮食。
据传,当年滕文公把孟子从邹城接到滕小国问政,当时住在上宫馆。
滕文公第一次给孟子接风就是用的全羊宴,当然喝的就是羊肉汤。
滕州离邹城虽然不到一百里路程,但做出的羊肉汤就和邹城的大不一样,不光不膻不腥,还鲜香悠长,孟子赞不绝口。
孟子随滕文公到了滕小国的大街上一走,他看到滕小国的很多饭馆里不宰杀牛、马、驴等大牲口,问其缘故,滕文公说:牛、马、驴是我们滕国人的“好朋友”,我们地里的农活全部都要靠他们,我们怎么能吃“朋友”的肉呢?
我们滕小国愿学君子之道,行君子之事,我们提倡吃羊肉,不提倡吃牛、马、驴,实际上是为了我们自己啊!
孟子听后不住地点头;后来孟子看到滕小国方圆不到五十里,被滕文公治理得井井有条,不禁赞曰:真乃善国也!
在这个传说中,滕州人乐意把自己挚爱的羊肉汤和孟子、滕文公等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先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从中,滕州人对羊肉汤的感情可见一斑。
而滕州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如今在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羊肉汤,是滕州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出的一种适合滕州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地方名吃。可以说,羊肉汤已经融入到了滕州人的身体里。
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当然,羊肉虽好也不是人人皆宜,发热病人、腹泻病人和体内有积热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至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此节气过后,气温会大幅下降。
版权声明: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删除。
便民微微帮·你生活中的好帮手!
目前+人已白癜风治疗多少钱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xs/34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