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2016年,他们的故事感动你我


感动时光如梭,转瞬即逝,年即将离我们而去。回首凝望,在这一年里,有这样一群人让我们记忆深刻。他们中,有连续四年携手关爱弱势群体的公益夫妻,有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公的孝顺儿媳,有在夜色车流中挺身挡护受伤女子的出租车司机,有危急时刻纵身跳湖托举生命的环卫工人,有在黑暗中用爱为他人点亮明灯的盲人按摩师……他们很平凡,但他们的善举,让我们很感动。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他们,共同回味一下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1他们用爱心传递温暖扶危济困助人为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流浪汉买饭,照顾行动不便的人,为病重的孩子献出一点爱心,助养家庭贫困的学子……四年来,苏永顺、冯亚男夫妻俩心怀感恩,坚持帮助他人,并乐在其中。没有浪漫的事,没有富裕的生活,但这对夫妻在公益道路上携手相伴,把家庭小爱扩散开来,铸就公益大爱,而他们的爱情也在奉献和付出中得到升华。

还有一对夫妻也有着同样的公益之心。8月31日,在我市滨江国际大酒店上演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爱心婚礼,婚礼上的一对新人市搜镜眼视光配镜中心经理庄珂和市翔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现场拿出2万元捐给市妇联,希望用于救助贫困妇女儿童,这对新人的善举赢得了婚礼现场所有人的掌声和称赞。以捐赠扶贫作为爱的见证,这就是最美的婚礼。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一直坚持做好事却不容易。在我市有这样一名兵哥哥,他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服役,四年来却默默奉献自己的爱心,累计资助家乡贫困学子5万余元。这名兵哥哥就是90后青年张磊,他用自己的善行诠释着“好人”的真谛。与张磊一样共同谱写助学佳话的还有许多不愿留名的好心市民,顾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本报连年开展“媒瑰之约·阳光助学”公益行动,许多热心市民纷纷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在今年8月份,顾女士从报纸上得知寒门学子龙莹的家庭状况后,不仅为其汇去第一年的入学费用元,还表示会承担其大学四年的全部学费。

他很平凡,很普通,可一旦走近他,了解他,熟悉他,就会感受到他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强烈愿望,感受到他无声无疆的大爱。在今年6月份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主任张雷默默捐献了省政府津贴及工资共计5万元。熟悉他的人说他“憨厚”“低调”,其实他只是把做好事当成了一种习惯。

将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的还有市邮政职工刘霸。今年2月,木石镇村民允某揣着外出打工挣的1.5万元辛苦钱返乡过年,不料途中休息时被偷。在羊庄镇下车后,想到一年的收入就这样不翼而飞,允某失声痛哭。市邮政公司职工刘霸见状十分同情,并从那时起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元给允某一家补贴生活。转眼间,十个月过去了,虽然两人素不相识,但每月的补贴源源不断。

2他们用恒心书写人生身残志坚艰苦创业

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无法站立行走,而她又天生没有左手,人生种种磨难并没有将其压垮,她在逆境中越挫越勇,追梦路上从未停歇。她是今年19岁的王苗,家住南沙河镇南池村,从出生就没有左手。因为上天的磨难,不得不说,王苗比正常人要付出更多。历尽了生活的磨难,她却一路笑着走了下来,用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衡,因为她坚信命运可以用知识改变。

西岗镇90后脑瘫小伙赵曰凯的励志人生同样让人敬佩。因高烧引发脑瘫,出生仅3天的赵曰凯就被确诊为肢体一级残疾,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面对不幸,赵曰凯并没有自暴自弃。为了减轻父母的生活压力,赵曰凯努力学习网络营销,用一根“痉挛”的手指开起公司,做起了生意,还发明出电池宝并获得国家专利。“人生道路要在不断拼搏中才会变得越发广阔。”赵曰凯笑对磨难,带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继续前行。3月1日,在央视栏目《向幸福出发》上,赵曰凯向全国观众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并对多年照顾自己的家人表达了感激之情。栏目播出后,赵曰凯的励志故事引起了观众和滕州父老乡亲的广泛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殿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xs/34197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