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2月23日闭幕的枣庄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市人民政府市长的李峰,作了一篇令人耳目一新、朴实真挚的就职感言。在这篇讲话中,李峰市长引用了与枣庄紧密联系的四位中华民族历史名人,来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
这四位名人是谁?都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今天,枣庄发布带您共同了解一下这些名人的故事。
一、创新理念促发展的奚仲
奚仲:东夷薛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夏朝时期工匠。相传其发明了两轮马车。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
马车的出现,贡献不亚于“四大发明”。奚仲是古薛国区域出现最早的、最知名的发明家、政治家,被后世百姓奉为“车神”,后人在薛城区千山头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谚流传至今。
“中华车祖苑”位于薛城区陶庄镇境内的奚公山,相传是奚仲造车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有记载的奚仲活动的主要地区。
传说,奚仲看到人们在路上搬运货物,肩挑手扛,不仅费力,而且一次搬运的数量也不多。于是他就琢磨:怎样能使人们运输更省力、运送更大量的货物。
有一次,奚仲看到了一位大娘用木棍在磨面,只见木棍前后滚动碾压之下,石盘上的米不一会儿就被碾压成面粉了。奚仲突然间灵光一闪:如果可以做两个圆形的车轮在地上滚动,这样走起来不就可以省力了吗?他立即回家开始试制,终于成功发明了用车轮带动的车。
二、兼爱情怀惠民生的墨子
墨子: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百家争鸣的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他是整个中国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是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被后人誉为“科圣”。
《墨子·辞过》中指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走向衰亡。
滕州墨子纪念馆
作为墨子思想最高纲领和精神支柱的“兼爱”,反映了下层劳动者希翼互尊互爱、彼此平等的朴素的共同祈望。“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墨子·法仪》)——墨子认为人生来平等,这是上苍赋予人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权利。“兼爱”是跨越等级封锁线的开始,是平等意识的萌芽,“兼爱”思想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倡导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力,这种思想是民生思想的最基本体现。
三、工匠精神抓落实的鲁班
鲁班(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鲁班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鲁班纪念馆位于滕州龙泉广场,占地15.2亩,规划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鲁班纪念馆建设突出“百工圣祖”的特点,主体建筑以“继承与发展”为设计理念,以鲁班发明的卯榫结构为主,采用仿古式建筑风格,以土木建筑为主,混凝土框架为辅,构建飞檐画栋、美轮美奂的古建筑风貌。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鲁班奖是于年由原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一项优质工程奖。年随联合会的撤销转入中国建筑业协会。年根据建设部关于"两奖合一"的决定,将国家优质工程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合并,奖名定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优)工程。该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由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获奖工程和获奖企业将载入中国建筑业发展史册。
四、法纪思维守清廉的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枣庄市南部地区)令。
荀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争、群雄激起的动荡社会里,政治的激变和社会道德的弱化让荀子看到政治法纪的重要性,认为在这个礼法道德弱化的年代里需要通过强化法纪的力量来促进国家的发展。
“法者,治之端也”,此语出自《荀子·君道篇》,意为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实现大治的起点。
荀子认为,一个国家严守法纪,才能兴旺繁荣;否则,国家一定会衰弱败亡。“法”,即规矩,即纪律。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都有严明的法纪作后盾,以期实现既定目标。没有任何个人和组织可以凌驾于其上,“法”是约束全社会的共同准绳。
正如李峰市长所说,枣庄的发展需要用勤劳去播种,用汗水去浇灌,用真情去培养,用坚守去呵护。
中华民族绵延生息五千年,历史成就了辉煌;到了今天,发展的接力棒传到我们的手上。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只要全市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共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的美好蓝图一定会实现!
点击可阅读“李峰市长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后的发言”原文
撰稿:李晓晴
编排:陈君孙越
声明:版权所有转载须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xs/342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