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赋
山东滕州田素东
令人感慨万千者,旧照片也。每于一灯荧荧,白发苍苍,听窗外秋风阵阵,览案头旧照张张。叹岁月之流逝,哀生涯之寒凉。风华尽成故,黑白已泛黄。是以两睫渐湿,万感益长。与家人共翻阅,笑少年之痴狂。人人似客,述说无数红尘故事,事事如酒,酿成一坛绿蚁浓香。
旧照一词,所感万端。至若一家曾留团圆之影,三辈暂享天伦之欢,严父去忧心不易,老母消愁容尤难。众服新补,三横四竖;己身方幼,一岁百天,姊梳马尾之辫,兄戴列宁之冠。背景犹城楼旭日,挎包印大寨梯田。
乃有万里戍边,千山从军。骑马巡天山之雪,横枪眺绿洲之云。一旦感动分别,怅望哨卡营地,两手温暖相携,挺立海畔椰林。睹军装而唏嘘,忆烽火之纷纭。未知战友兮何往,欲问音信兮谁人!
或乃数载同窗,一照留念,瓦房黑屋而为教室,菜色瘦体犹抱宏愿。少女前排,今为谁家阿婆;弱冠右比,后登京城高宦。铭师恩于终生,萌爱情乎初见。或姓名尚记,甲乙难分;或面庞犹熟,张李莫判。
又若檐下结一生之谊,案边绕尽日之影。工地时刻互帮,车间朝夕相并。牛棚大难之中同苦,干校浩劫之余共庆。妻子之养曾托,生死之交已定。诸人留照,惜别有加;一旦分离,相思无竟。
又有少年夫妻,青春鸳鸯,单车披红送嫁,一串爆竹拜堂。院中撒白兔之糖,腕上露银表之光。怀毛选书卷而笑,效雪原林海之昂。
至如高高城阙,幽幽街巷,晨雾中见小桥行人,夕阳下倒古庙石将。店牌林立展城镇繁华,驼队蛇行想运输盛况。烟袅手招,商女媚态方盈;肩挑车运,屠贩风霜难状。西风中数帆远航,南城外一客独往。
曾有新闻记者,战地文人。摄英雄之形象,显抗战之精神。北国长城抵御日寇,南亚诸邦纵横盟军。将军持镜察敌情于壕堑,勇士挺抢斗倭鬼于雪林。平原辗转不懈斗志,弹雨冲锋永守忠心。
是以往事如秋,水澄一泓无碍。旧照如镜,光透万类大千。检藏春秋,不遗细埃;感叹岁月,何必高年,每于庭飞大雪,碎雨敲檐,独斟欢伯,遥闻问安,观此相册,映我眼帘,虽有李太白之笔,苏东坡之管,安能畅发此情,尽达诸意焉。
成语故事·小时了了
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东汉末期,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因为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擅长辞令,年纪不大,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0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小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孔融。
李太守见到孔融后,就好奇地问:“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所以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原来,在中国历史上,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0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韪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后人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
漫话重阳
河北张北周国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从侧面烘托了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的多彩浪漫。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除此之外,现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就是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唐朝王勃的《蜀中九日》、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等。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刻骨的相思之情已力透纸背,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又赋予了菊花别样的风采。
重阳节是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别有一番风味在里头。
欢迎您订阅年中华楹联报
《中华楹联报》是全国优秀楹联报刊,《中华楹联报》由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孟繁锦亲题报头,《中华楹联报》为彩色对开大报,《中华楹联报》以楹联为主,兼顾诗词、辞赋、书画等姊妹艺术。
每月5日、5日、25日出版,全年36期,单独邮寄,快速准确到您手中。
年,《中华楹联报》将坚持特色更新、质量更高、白癜风医院南宁哪家好环孢素软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j/342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