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记忆
一段历史
带走的是岁月
带不走的是“味道”
那些年关于"锅屋"的味道你还记得多少?
压水井
喝水不要钱,不用电,只需用点力。压出来的水,冬暖夏凉,还甜滋滋的。
水瓢
这是老葫芦做的,老葫芦成熟后锯开再晾干就可以用啦!方便实用,人常说,比着葫芦画瓢,就是这个瓢啦!
水缸
基本上家家有的,以前用水没那么方便,这一缸水要吃一两天...小编家里现在还在用呢!
大铁锅
农村最受欢迎的大锅,做饭好吃,导热快,还含有微量的铁元素!我家现在还有,只不过很少用了,偶尔蒸个馒头,春节炖大肉的时候才用到。
这个锅台还可以放东西...碗,小钢金锅。
锅盖
木制的锅盖,有梁与把手,以梧桐木为料最佳,又常以七块或八块木板拼成,有时候还拿来盖水缸...
风箱
烧大锅时用来吹火的。淘气的孩子来回不停地拉肯定少不了被妈妈骂,不过慢慢大点,家里风箱就被淘汰了,现在很多大锅都是自来风了,比原来方便了!
烧火棍
捣柴火用的,有铁制的,也有取树枝条使用的,我家当时都在在柴火堆里找一个顺手的、结实的棍子当烧火棍,你家呢?
锅拍子
是用高粱穗草的细秆,横竖两层用针线串起来后,用剪刀铰成圆形的片状,作缸、盆的盖或放置散物之用。
每一季,奶奶都会编制很多存放着。后来锅盖又改用铝锅盖代替,铝锅盖耐用,它不吸水汽,蒸腾的水汽不能像穿过稻草锅盖一样挥发,滴在锅里的馒头上,蒸出的馒头不好看。
锅箅子
是用竹片穿成的,有的也直接用高粱亭子,蒸馒头或平时加热馒头,上面再覆盖一层白棉布。现在还很常见!
刷锅把子,炊付
是用一种高粱穗草,扎绑制成。
丝瓜瓤
是丝瓜晒干后,叶脉网络形成的。刷锅刷碗,要比现在用的钢丝球、塑料刷子刷得干净方便多了,而且还卫生,无公害!
现在超市里也有买的了,还可以搓澡用...
反正我还是习惯用来刷碗...
陶制面盆
质地厚实,用旧光滑,俗称“新盆不如旧盆调面光”。现今用搪瓷盆、铝盆的越来越多。
大案板
自己擀的面条,你多久没吃过了?
最喜欢冬天帮奶奶烧锅,因为这个时候是最暖和的小手往前一靠,温暖的不得了,柴火有树枝、有麦秸秆、也有玉米芯,抓一把塞进去,噼里啪啦地就燃开了,大自然的美味也弥漫开来。
灶膛前闪烁着的火苗,一不小心头发就被烤焦。
然后烧完趁着柴火的余温,烤红薯,把红薯埋在锅底下,放学回来就能吃了
满满一层灰也抵挡不住它的诱人飘香,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掰开就吃,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还记得每天早上妈妈会起很早做饭,她还会顺便把早上要穿的衣服拿到灶前烤暖,然后再叫我们起床、吃早饭、去上学......
每当炊烟袅袅升起,就是妈妈对孩子的呼唤
放学回到家,刚刚好“妈妈牌”大馒头出锅了,来不及放下书包就冲了过去!现在想想都流口水。超想念放在锅旁边一圈会有黄疙瘩的,又脆又香,再来点辣椒油,那味道绝了!
最开心的事,还是得有肉吃!一大锅地锅菜,隔着屏幕感觉味道都要冒出来了,配上刚出锅的馒头,直到吃到撑得走不动,哈哈,就是这么没出息!
时光匆匆悄逝而去
而那些味道却永远忘不掉
你有多久没有吃到妈妈煮的菜了?
你是否还记得以前烧柴火煮菜的情景?
还有柴火煮菜的味道?
如果你的家里还有灶台
那么请不要再让它布满灰尘
用心为家人煮一次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吧!
(感谢滕州生活圈)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赞赏
长按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j/342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