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华读书报”可以订阅-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华读书报承办,今年已是连续第五年举行,每届书博会评选出的十大读书人物都是全民阅读楷模,本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结果今日在内蒙古包头揭晓。道·图门巴雅尔:创办内蒙古首家个人草原书屋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岗根希力嘎查牧民
内蒙古锡林郭勒的草原上弥漫着草香,千百年来与牧民相伴。在外界眼中,牧民的形象一贯是质朴无华,道·图门巴雅尔却以一己之力,在草原上自费创办了一座“草原书屋”。
年,高中毕业的图门巴雅尔考上了大学,因为当时交通通信不便,耽误了上大学的机会。可是读书的信念却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里。道·图门巴雅尔和他的妻子乌尼尔其其格发现,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自己所居的故乡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岗根锡力嘎查较为偏僻且交通不便,文化设施较少,牧民们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随着儿子的出生,童年的梦想再次萌发,图门巴雅尔打心眼儿里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读书人”,也第一次有了“建一个书屋”的想法。
道·图门巴雅尔省吃俭用,利用各种机会收藏图书报刊。年,女儿唐斯嘎出生,也就是在这一年,道·图门巴雅尔自费购买了近册图书,创办了内蒙古首家个人草原书屋,并以他的儿女名字命名为“布仁唐斯嘎书屋”,汉语意思是“全面富裕”。这寄托了他们夫妇俩对儿女们的美好期冀,同时也饱含着对草原同胞的一片友爱深情。每年,道·图门巴雅尔都会投入1万多元用于购买各类图书、报纸、杂志,以及书屋设施的维护。17年间,他累计投入了30多万元。年7月,道·图门巴雅尔扩大了书屋规模,自费新建3间平方米的砖瓦房,更新书柜、桌椅,增添订购一批图书报刊,书屋也由原来只供阅览图书的单一功能转变为集图书阅览、文化讲堂、民族文化藏品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服务场所。
目前,书屋已经拥有报纸、杂志60余种,藏书1.2万多册。道·图门巴雅尔在家里创办的书屋,成为远近牧民的知识加油站,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围牧民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民群众的新风尚、新追求。
在小小的布仁唐斯嘎草原书屋里,不定期的新书推介会、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活动,使牧民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草原上的人民都亲切的叫他“传播文化的使者”。
年道·图门巴雅尔主动找到旗蒙古族小学,表示要设立一笔读书奖励金,对在一年之内能够阅读本书的学生实行0元的奖励。他是想用草原书屋的力量集聚更多的人,让人们不光在物资生活上富裕,也要富足他们的精神生活,共同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
年4月,道·图门巴雅尔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书香之家”称号,年5月,他又从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红色绶带,上面写着全国“最美家庭”几个金色大字。这几个金色大字折射着的,正是道·图门巴雅尔的“牧读”故事。
◆◆◆◆◆
冯传友:从售货员到文化名流内蒙古藏书家协会常务理事、《包商银行行报》编辑
年,高中毕业已经待业一年的冯传友,终于走进了包头市糖业烟酒公司五四商店钢铁大街日夜门市部,成为副食组一名卖酱油臭豆腐的家属工售货员。
酷爱读书的冯传友在工作之余手不释卷。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他利用夜班不忙的时间,把两首词抄了下来背诵,又认真学习了报纸上的导读文章,回家利用不多的几本工具书和《唐诗选》查阅词里的典故。不久,商店召开学习毛主席两首词讲用大会,结果,最后上台的冯传友一出口就让在场的三百多人刮目相看。领导说,我们单位还有这样的人材!结果,冯传友不仅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年后转正,还陆续担任了车间副主任、秘书。
年,冯传友被任命为当时包头市某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副总经理,年4月被局党委任命为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经理。就在这之前,他向包头电台建议开设一个读书栏目,他保证每周提供一篇稿件。电台台长表态干脆开设文学节目,冯传友自己编,自己播(直播)。《文学网站》当年7月8日正式开播,这一播就是七年,介绍包头作家二百余人,介绍包头作家作品三百余部;介绍各地作家数十人,作品数百部。冯传友转到新组建的生活娱乐广播后又创办《魅力包头》节目,办成了广电局的品牌栏目。这一办,又是整整三年。
年,他受邀加盟包商银行,编辑行报《包商时报》,同时创办了《包商书声》读书版。
从年开始,冯传友自费参加全国读书研讨会八届,公费三届,开阔了视野,结交了书友,联络了更为广泛的作者,由于这些名家的助阵,他编辑的《包商时报》书声版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和喜爱,读者遍及除澳门、西藏、青海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特区)。
冯传友爱书成痴,不仅仅自己读书用书,而且推广读书,经常受邀作读书演讲,这样做好似在教育他人,其实是真正的自我教育,他受到的感动是无法言表的。
冯传友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j/342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