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滕州通过省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


近日,省委宣传部、住建厅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通报了全省第二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市、区)认定结果,通报指出,经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的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第三方机构现场暗访,滕州等54个县(市、区)达到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定标准,确认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今年以来,滕州市坚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作,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平、净、齐、绿、亮、美”为标准,积极引入市场化保洁机制,加快建立长效运转体系,有力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持续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

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全面掀起了新一轮工作热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率各镇街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先后赴沂水、聊城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环卫一体化工作任务。全市上下集中利用四、五、六三个月的时间,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打好攻坚战、歼灭战,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于4月30日、5月29日、7月4日分别召开了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环卫一体化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街党委书记参加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会议,每次重点观摩7个镇街,每个镇街观摩2个村居(其中1个村居车览)。各镇街通过现场督导、召开观摩会、加温加压会、排名通报等形式,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开展。

二、集中开展整治,迅速掀起热潮。

坚持综合整治和标本兼治相结合,通过专项整治、示范带动,实现村级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抓好专项整治。牵头制定《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标准》,督导各镇街、村居以存量垃圾和“三堆两垛”专项整治为重点,对村里村外、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坑塘沟渠、道路沿线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全力治脏、治乱、治差、治丑。

抓好典型示范带动。按照“平、净、齐、绿、亮、美”的总要求,深入开展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村居连片整治;把环卫一体化工作与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五化”一起来抓,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道路网化、森林滕州创建等各项村级建设工程联动推进,促进村居环境面貌整体提升。

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深化道路机械深度保洁工程,进一步做好环卫设备采购工作,不断提升城区的机械化、精细化保洁管理水平。牵头制定《年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职责,加大对城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环境卫生的管理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居民住宅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效果。

整治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全市共粉刷墙面万平方米,清理三堆两垛86万立方,清理积存垃圾14.6万吨,新增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城乡垃圾中转站42座,其中8万人以上的镇建有2座,配置大型密闭式垃圾压缩车20辆、小型勾臂车56部、村级保洁车余辆,配备压缩箱体76个、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余个,配备小型垃圾桶44.6万个,镇村保洁员达到余人。

三、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充分发挥宣传引导的重要作用,发动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环境卫生工作,由“局外人”变“局内人”。

市级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台、网络开设城乡环卫一体化栏目,全面报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任务和新举措、新成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镇村层面,督导各村居设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监督栏2处以上,粉刷城乡一体化宣传标语5条以上;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做起,带动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保洁员的良好氛围。

监督层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滞后的镇街予以曝光;联合市文明办、市统计局,模拟省、市电话调查方式,4、5、6月对各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3次电话满意度调查,4月份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全市平均分为92.65分,5月份为95.61分,6月份为96.05分,各镇街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在7月份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滕州成绩为9.61分。

四、坚持科学运作,全面建立市场化机制。

学习借鉴临沂、聊城、昌邑等地经验做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农村环卫保洁工作整体推向市场,实现“作业”与“管理”分离,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实现政府花最合理的钱,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服务。

运作模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将镇村环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托管给2家有资质、有业绩、有管理经验的专业环卫保洁公司,由托管企业对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对保洁队伍实行“统一纳入管理、统一教育培训、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督导考核”,政府和各级环卫管理部门则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监督管理。

经费保障方面,对市场化日常运转经费,由市、镇、村三级按照3:3:4的比例分担。财政部门设立城乡环卫一体化资金专户,归集资金,按照合同约定,依据每月考核结果按月支付保洁费用。村级推行保洁服务收费,按照农村居民每人每月2元、每户不低于5元、最高不超过10元的标准收取费用,既不给群众造成太大的负担,又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把现有的村级垃圾箱体、清运转运车辆以及相关环卫设施设备交给托管保洁公司使用,所产生的费用由托管保洁公司承担。按照“每户配备1个垃圾收集容器,户配1个密闭式垃圾箱体(不足户的村按照户计算),20个村配1辆垃圾清运勾臂车”的标准,托管保洁公司增配相应的环卫设施和车辆,同时,对垃圾收集、运输及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实施数字化管理。

队伍建设方面,要求各镇街环卫管理人员不少于3名,镇街辖属基层党组织和社区明确一名环卫管理人员,托管企业在各镇设立一个项目部,明确一名负责人,每8—10个村居配备一名管理员,按照每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齐保洁员(少于户的自然村配备1名),托管企业项目部负责人、管理员、保洁员接受市、镇两级环卫机构的管理。预计年底前21个镇街、所有涉农村居环卫一体化托管率达到%,全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机制。

五、突出督导考核,构建运管体系。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督导考核是保障。强化对镇街的监管。滕州市城管局、市文明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环保局等部门,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考核要求,加大对镇街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考核力度,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强化对村居的考核。各镇街均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周检查、月排名、定期通报,并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现场观摩会,对工作不力、排名位次靠后的办事处、村进行全镇通报,并约谈其负责人,促进了环境卫生质量整体提升。强化对市场化运作的监管。制定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考核办法,完善市、镇(街)、村(居)三级考核机制,组建专门监管考核队伍,对托管企业和各镇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双重监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市场化运作费用和各镇街目标考核环境卫生得分的重要依据。

欢迎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s/34176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