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07
时政篇
早安心语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日历天气新闻早知道
当地时间6日上午,李克强在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拉脱维亚后,乘专机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并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李克强乘专机离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前夕,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他热切期待李克强来访,“我希望,这将不仅是一次有益的事务性会谈,还是一次令中国朋友印象深刻的活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二次委员长会议昨日在京举行。会议听取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解释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要求,对上述草案作进一步审议修改后,提交第八十三次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交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会(按照日程,7日举行闭幕会)表决。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6日表示,绝不会容许“港独”分子就任立法会议员。
近日,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纪委机关派出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对吉林、上海、青海等12省(区、市)进行督查,结合巡视“回头看”督查北京、重庆、甘肃的换届风气情况。
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中国海警舰船编队昨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下半年第九次巡航钓鱼岛海域。
△号海警船/资料图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昨日落幕。据统计,本次展会共签订项目个,签约总金额超亿美元。
在本次珠海航展期间,我国首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以67架飞机的数量,打破了之前由美国海军保持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机数量的纪录。
晨读时刻冬天作者朱自清朗诵听音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翁洮《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冬至来了
冬至:习俗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集医家之大成,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
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滕州羊肉汤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各地民谚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万开小厨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有关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s/342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