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大为美。天子(太牢),大夫(少牢),太牢为牛,少牢为羊,古代都是讲规格和规矩的。今天,羊肉汤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崇尚的美食,绝大多数人都钟爱有佳。在枣庄、滕州民间邀约朋友吃饭,总是说:我请你喝羊肉汤。这句话成了口头禅,足见食羊肉喝羊汤在滕州地区的历史渊源与普遍性。发展至目前,喝羊汤食羊肉相比成了高消费。据了解,枣庄地区尤其是滕州,羊肉汤的流派众多,可用群星璀璨来形容,各家都有秘方,都有特色,都有喜好适应的人群,这在当地不但应该允许,而且也是一件好事,消费者可在“百花丛中挑牡丹”。
然而,目前滕州羊汤也好,枣庄羊汤也好,仅仅在满足当地人的口福之欲上打转转。走出去的知名品牌和系统的文化包装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缺乏品牌意识,缺少文化内涵应该是主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品牌?品牌从理论上讲是目标,是众人的口碑,是消费者及大众对某一特定的产品所产生的心理、生理、感觉、满足、体面及综合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最基础的是商标、商号、标准,及商标、商号、标准所呈现给消费者的整体感觉。品牌的效应是无限的,它对内涉及到产业链,对外起到提高当地知名度上的作用。正如专家常说的,一座旅游名城,不抵一道美食传播的久远。品牌需要规划,需要规范,需要打造,目前滕州羊肉汤在“列国林立”的情况下,树立品牌不但需要商户努力,运作,经市场检验,更需要政府发力,树立大品牌规划战略,紧紧抓住消费者的三个价值,即认知价值(自愿购买)、推介价值(推荐朋友购买)、传播价值(自愿向大众传播),打造形成几个在当地、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基于美食是永恒的朝阳产业,重复消费,必须消费,不愁市场。一碗羊肉汤关联着养殖业、畜牧业、流通业、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与提升。品牌一旦树立起来,消费者就会甘心情愿的花金子的钱去购买银子。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依据品牌发展。品牌是羊肉汤馆的盈利之宝,吸引人才之宝,提升竞争力之宝,品牌店蕴藏着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一看到你的牌子就想到你的店堂,一听到你的名字就想到你的产品和服务。为滕州羊肉汤的持续发展,不断扩张,做大做强,必须着力打造品牌,千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一时得失,举步不前,有了品牌才能走出去,让滕州美食全国共享。泥缸羊肉汤应该是滕州树立大品牌的一次契机。
什么是美食文化。美食文化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形态,是人们生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需求的传播。
文化有什么用。大家都知道,一道美食,品牌、标准、文化是其三大法宝。没有品牌做不大,没有标准做不强,没有文化做不久。滕州羊肉汤文化有哪些?当地人们饮食习惯,对美食共同的心理崇尚,节庆习俗,饮食忌讳,俚语、谚语、比喻、俗语、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美食追求,食后的满足感,津津乐道的谈资,以及历史、渊源、传承、考古、传说、故事、符号、风俗、节庆,口头文学、名人足迹、诚信度、包括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等等,都属于美食文化的范畴。我们做得怎么样?处在怎样的水平?口径是否统一?形成文字流传了吗?羊肉汤文化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的积累、沉淀、创建、总结、升华,最终形成系统。能否形成在文化馆里喝羊肉汤,畅享中国羊文化,在听觉、视觉、味觉上全面满足消费需求升级,这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涉及到的行业联动,同样需要政府的引导。
枣庄是个资源型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总得有能够体现出当地饮食民俗文化的项目,羊肉汤、辣子鸡、菜煎饼,一汤一菜一饭,和普通鲁菜有区别,是能够让外地游客食后记住味道的枣庄滕州三宝,一碗羊肉汤喝醒了一座城,一碗羊肉汤喝兴了一座城,一碗羊肉汤喝火了一座城,一碗羊肉汤喝富了一方人。需要整合,打包推介。
餐饮业讲究给足客人面子,挣足客人面子,这个客人面子指的是什么?当然是产品质量好,这不需要争论。在口福之欲满足之后怎么办?目前喝不起羊肉汤的人群几乎没有了。文化创建就有了用武之地,文化具有多元的无穷的魅力。比如,店堂装饰,餐饮用具设计使用,向消费者简单统一权威的文字介绍,门头设计展示,歌曲、辞赋、快书、漫画、相声、小品、说唱、菜谱、书籍、微电影创作以及全羊宴、羊肉八大宝等,都是滕州羊肉汤的处女地,等待开发的富矿。
文化究竟有什么用?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人渴了需要喝水,用手捧着喝能解渴,用瓢舀水喝,用碗喝、用玻璃杯喝、用瓷杯喝、用银杯子喝、用金杯子喝、用经过艺术设计的杯子喝,不都能解渴吗?如果可以选择,你选择用什么杯子喝呢?
作者:王新权枣庄市烹饪餐饮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
微游枣庄编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s/342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