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滕州市


编者按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的关键时刻,4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表彰暨“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部署“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动员全市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踩足油门往前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现将《滕州市“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年)》进行解读摘登,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弘扬改革精神,崇尚攻坚实干,锚定“五闯五攻”,凝聚起改革突破强大合力,全力打造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滕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和枣庄市委“聚力改革攻坚突破”“先把经济搞上去”的部署要求,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之路,攻动能转换、城乡融合、生态环保、深化改革、全面小康之坚,打造经济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新高地、治理现代化“五个样板”,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加快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

总体目标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链主企业,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国家级平台,通过3年努力,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力争突破千亿,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力争突破百亿,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上市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四上”企业家以上,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以上,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全省领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

重点任务

(一)闯创新发展之路,攻动能转换之坚,打造经济高质量样板

1.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认真落实省市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三年发展规划,推动“滕州制造”向“滕州智造”转变,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中心。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狠抓百家平台科创、百项企业技改、百企新兴培育“三百”工程,加快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黑灯工厂”“智慧工厂”。抓住新基建重大机遇,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探索“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制造模式,每年新增上云企业50家以上。做大做强启迪墨子科创园、正威华能军民融合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实现装备数控化、产线网络化、工厂智能化、园区智慧化。

2.打造簇群经济新优势。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改革攻坚行动,围绕做强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两个千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现代服务业六大百亿产业,一业一策、专班专抓、高效推进。实施链主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每个产业重点培育2—3家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龙头骨干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重点攻关,推动其快速膨胀发展,成为产业链整合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产业航母。实施企业改革攻坚行动,加快“四上”企业培育,着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精准服务帮促企业成长,培植一批具有“杀手锏”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形成大中企业做品牌、小微企业做配套的融通发展产业格局。

3.建设人才集聚强磁场。实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形成资本链、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四链”联动机制,优化人才招引政策,打造人才新政“升级版”。积极承接人才和项目转移,推行“人才飞地”模式,鼓励在发达地区设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聚焦“高精尖缺”,持续办好高层次专家滕州行、高端论坛等活动,内引外联、全面出击,每年引进省级以上各类高端人才50人以上。实施“唤凤回巢”计划,用好“高校直通车”,在发达地区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每年引进本硕博人以上。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常态化、梯次化企业家培训体系,加大优秀企业家、功勋企业家评选表彰力度,营造企业家有作为、有地位、受尊重的良好氛围。实施科教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坚持“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发展,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快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争创更多省级双创共同体,实现更多国家级科研平台新突破,形成“大树支撑、灌木映衬、百花齐放”的创新平台体系。到年,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发展到家以上,省级以上高端人才总量达到人以上。

(二)闯协调发展之路,攻城乡融合之坚,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

1.以工匠精神筑造城市。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推进“多规合一”,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坚持精品城市理念,抓好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和城市色彩专项规划,精心做好城市亮化工程,塑造精致现代的城市风貌。加快实施京台高速城区段高架、龙岭路等道路新改建工程,构建“十纵十横”路网格局,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形成“外接内优、路通人和”的大交通格局。下足城市管理“绣花功夫”,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创成山东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发挥滕州优秀历史文化涵养作用,深入开展墨子、鲁班文化研究,深度融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微山湖红荷湿地创建5A级景区、墨子文化城创建4A级景区步伐,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夜间经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让本地人为之骄傲、外地人为之向往的宜居之城。

2.以改革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改革攻坚行动,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流转、有偿退出、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破五进十上百”行动,大力推行农村经纪人制度,鼓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65%以上。以规模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做强马铃薯等“滕字号”特色农产品,加快鲁班田园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全面完成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村庄面貌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独具韵味的“富春山居图”。

3.以产城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按照“产业簇群、人口集聚、功能集成”的思路,加快推进镇域人口和土地资源整合,突出抓好经济开发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高铁新区发展,稳步推进村庄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就业、教育、医疗、购物、康养等全要素一体化配套,形成引领全市高质量产业发展新引擎。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支持重点镇、中心镇区域集聚发展,加大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基金争取力度,引导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入乡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公交、环卫、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闯绿色发展之路,攻生态环保之坚,打造可持续发展样板

1.实施绿色低碳工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品牌。实施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攻坚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关,积极推广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执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扩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促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2.实施污染防治工程。强化科技治污、依法治污,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减煤、控车、抑尘、禁燃等措施,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切实守住环保底线。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管理,推动环境保护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到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5%以上,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

3.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谋划全域生态系统整治提升工作。分步骤实施河流、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河湖流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三年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抓好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建设,让滕州的绿水青山焕发蓬勃生机。

(四)闯开放发展之路,攻深化改革之坚,打造动力新高地样板

1.以敢为人先的姿态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实施“改革赋能促转型”工程,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强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市属国企与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真正改出“国企资源+民企机制”的新优势、新活力。启动“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推行“标准地”制度,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基金”体制,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实施流程再造改革攻坚行动,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积极做好上级下放权力事项承接工作,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优化大数据管理和运行体制,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施财税金融改革攻坚行动,探索“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加快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制定出台正向激励政策,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凝聚市镇两级财税工作合力。

2.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开放。实施开放型经济改革攻坚行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加强产业招商、市场化招商、社会化招商力度,到年,引进百亿级项目3个、过50亿元项目6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5个,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加快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建设,引进培育具备较强实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建设,下好国际合作“先手棋”,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3.以精益求精的服务优化环境。实施优化法治环境改革攻坚行动,完善平等保护制度,健全法律服务机制,倡导诚实守信、品行天下的社会风尚,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把“法治滕州”“诚信滕州”的品牌擦得更亮。对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五心”“五个一样”服务理念,持续推进“入企五问”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进“一次办好”,健全完善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并联审批、帮办代办、24小时不打烊服务等各项机制,打造“无证明城市”,实现服务沟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

(五)闯共享发展之路,攻全面小康之坚,打造治理现代化样板

1.筑牢党建引领“强堡垒”。建立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具体措施,实施基层党建基础工作大提升、党员“淬火提质”大行动,争取把每个支部都打造成“组织依靠、群众信任、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精准扶贫”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持续推进街道党工委赋权增能。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模式,建立墨子鲁班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基地,培育市场化意识,厚植法治化素养,提升专业化能力,塑造开放型气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住有宜居、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战略,提升滕州一中“全国百强中学”竞争力,擦亮“学在滕州”品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创成省级创业型城市。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行动,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抓好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补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短板。实施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高标准推进市医养结合健医院新院等一批医疗服务项目,全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光大美铭康养温泉小镇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区域性精品养老品牌,全力打造康养福地。

3.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访调融合工作,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依托“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升级打造滕州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基层党组织、物业管理和以房管人“三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围绕户貌显示、社情民意、隐患排查、服务代办等四项工作重点,全面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完善“吹哨报到”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创新精细化治理、信息化支撑、精准化服务的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到年,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全录入、各类矛盾纠纷在镇街以下调处率达到%,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市级层面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联动。各成员单位坚持“一把手”带头,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靠上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激励担当作为。完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制度,健全鼓励激励、及时奖励、容错纠错机制,切实把关心关爱干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推进“五闯五攻五样板”三年行动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评价、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组织处理或追责问责。

(三)倡树务实新风。大力倡树实干之风,弘扬“学思践悟、闻鸡起舞、风雨无阻、同甘共苦”精神,锚定目标鼓足劲,提倡一线工作法,以实绩论英雄,靠实干赢威信。大力倡树较真之风,市级领导带头往前冲,各级各部门比着向前冲,形成肯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干事热潮。大力转变工作作风,聚焦困扰发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四)营造干事氛围。围绕三年行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展示出来,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充分调动起来,把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创新经验、重大成效传播出去,选树道德标杆、发展先锋,讲好滕州故事,唱响滕州声音,引导全市上下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为推动滕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s/34235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