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鲁西南地区,有辞灶的民俗。
别的地方视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喝酒吃饺子,唯独我们这一带要“辞灶”,打发灶王爷(俗称”灶灶老爷”)上天,同时,要打扫室内卫生(也叫“落屋”),迎接新年。过去,无论穷富,老百姓过年都要买张灶王爷年画,贴在厨房里墙壁上。据说,灶王爷是受玉皇大帝”委任”,监督所“派驻”家庭日常行为规范的,属于级别最低的地仙,年终返回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几十年前的厨房,烧柴火和烟煤,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年画上的灶王爷大都灰头土脸,面目全非。如果谁长期不洗脸,面部不卫生,有人就会调侃这个人像灶王爷。
辞灶,对国人来说是个比较庄严的仪式:腊月二十三上午,由一家之主(一般都是女主人)把熏得黑乎乎的灶王爷年画揭下来,还要用高粱桔的瓤做一个“马”,好给他老人家代步,然后用火纸焚化,女主人还要虔诚地磕头祷告: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祷告的时候,不许小孩子说“妄话”,如果多嘴,即遭到大人的呵斥。辞灶还有不少的禁忌,比如,出嫁的姑娘,无论多大年纪,辞灶这天,是不得在娘家的,清规戒律,如是而已。时代的发展变迁,独生子女婚姻家庭增多,再一味强调这样的陈腐迷信,是否不合时宜,对独生子女有欠公允?
中国人敬神,一般都是实用主义,对灶王爷也是如此。灶王爷本来奉玉皇大帝“旨意”下派监视黎民百姓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担心灶王爷向玉皇大帝乱汇报,说出来对自己家不利的话受惩罚,就发明了一种非常粘牙的麦芽糖,送灶的时候,用麦芽糖做供品,据说灶王爷吃了这玩意以后,把牙给粘住了,说话含混不清,玉皇大帝也就听不清他老人家聒噪的什么了,玉皇大帝掌管天庭和人间大事,日理万机,听得不耐烦,也许就会喊“下一个”!把这位灶王爷晾在一边了。
据前人记载,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工作,中间在天庭休息放松,洗洗桑拿,理理须发,泡泡歌厅,换换行装,大年初四即返回下界履行职责,周而复始,无穷期也,且工作环境恶劣,够辛苦的。
作者简介:
段修桂,山东滕州人,大学中文毕业,年之前在滕州二中任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几个不太重要的部门单位担任不太重要的职务,业余时间写点随笔。现任滕州市善国文化研究会顾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s/342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