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思就开始澎湃。因为那些青春的岁月刻骨铭心,从来不需要记起,也从来不会被忘记。
滕州一中已百年,百年风雨砥砺,百年春华秋实。存留于个人记忆的,不过是她小小片段。于她,可能如群燕掠过,天空无痕;于我和我的同学们,却是十几岁青春的全部见证。
在闹市的中心,一座老楼却仿佛事不关己般安静而执拗地矗立着。这是一座西式洋楼,虽然饱经风霜,可是跻身那些千篇一律了无特色的住宅院落间,还是显得那样卓然不群。老楼,现已取名为“尚善楼”,始建于年,是美国传教士狄乐播创办的“新民学校”时期的建筑,现已作校史馆用。走过百年,昔楼依旧,古树依然。而老楼正是母校——滕州一中一个世纪的真实见证。
从学校南面的教工宿舍走过天桥进入校园,迎面看到的就是学校办公楼,依旧老样子,楼前的西府海棠也见证一中的峥嵘岁月。
办公楼西面的南区教学楼没有变化,看着教学楼出口的铁栅栏,回想到高中课间操时同学们从各自的教室、从长长的走廊、从蜿蜒的楼梯拥挤到这个门口鱼贯而出做课间操的情形,高一的时候很是朝气蓬勃,每个动作都比争标准而完美;转眼高三,无论是扩胸运动、伸展运动、踢腿运动,无数次的重复下都已然成为机械的应付。
百年的郁郁核桃树下,古风吹过,钟声依旧缭绕,激励我们不断进取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继续往前走,是学校图书馆,高中的三年大概每位学生都没有去过多少次吧,至少我们那个时候是没去过。
图书馆对面是百年讲堂,一楼是食堂,二楼是承担着每次考试动员大会、表彰大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重任的大讲堂。高三无数次的模考动员大会上老师们给我们强行注射着急行军式的暴走令:努力学习天,幸福生活50年。成败决于高考一役。每一次的表彰大会,我都是多么期盼能以高材生的名誉上台去领个奖状啊,可惜这种机会多半是期盼,实现的只是少数时刻。当时我想,人才之优劣从分数高低一眼分出,因为它很公道、很服人。
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世界清楚地告诉我,人生这个竞技场,我们比的不是谁能考试,而是谁更能走好每一步。时间的洪流让我对曾经的尖子生、曾经的偶像不再崇拜,大概只是因为自己也可以轻易的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亦或许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之,曾经从不言弃的雄心、誓言赶超的志气如今更加趋于平淡。以前世界只在我心中,现在世界不在我手中。
北区教学楼进门的那面正身的大镜子依旧矗立在那里,迎接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陪伴着他们度过人生中最美的青春。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通往后操场与宿舍楼那残旧的老天桥,曾经是多少代学子对母校一中挥之不去的记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现已华丽转身藏于地下,方才有了今日的地下隧道和隧道上方那条横贯城区东西宽阔的解放路。
再没有了那座连接校园和操场的小桥,再也不见那沙土飞扬的跑道和陈旧的宿舍楼
脚步。
从地下隧道回去往学校大门走,昔日那栋靠着围墙陈旧的男生宿舍楼也被拆除改造成大排的停车位(自行车)。旁边竖着分区牌:1-48班,49-56班……
停车位旁边的树丛还是那么茂密,这不是三四月,海棠也早已落尽了树木也绿透了。但曾经从那树海棠开始,看校园里的紫藤花开,菊花开,木槿花开,紫叶李的叶子一点点变色,法国梧桐的落叶,这是四季的轮回,也是我们青春里最美的印记,那些树和那些花跟学校一样也是有年头的,越老越芳香,陪伴多少追梦人。
大门口的喷泉还在,国旗杆矗立,国旗下的演讲也会在九月再次一周一次的轮回,国旗下的高考宣誓也会在下一个六月激情响起。现在的一中学生,也许依旧会在校长讲话的时候手捧一个单词本,会在行路的时候默想知识点,还在为那心中的梦想埋头桌前的书海吧……
其实,当真正的生活在我们面前铺开,才发现,读书学习只是漫长生命中少不了的一部分,多元的世界在慢慢走近。这也是多年后才后知后觉的领悟到。
图文转自:滕州一中
国事家事天下事滕州事
广西白癜风医院昆明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zy/341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