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枣庄,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流贤达,灿若群星。从民间圣人到卿相国君,从文化圣哲到科学巨擘,从文人墨客到义士游侠,从“墨守成规”到“班门弄斧”,枣庄名人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1、造车鼻祖的“奚仲”
中华车祖——奚仲
奚仲是黄帝后裔,任姓,因造车有功,被夏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首封于薛,是薛之始祖。奚仲故里是枣庄市薛城区的奚村。
奚仲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因而被世人称为造车鼻祖、车神、车圣。
奚仲造车的那座山就是今天的奚公山。他造车的故事被历代人们传诵下来。奚仲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造车始祖。游人驻足奚山,可见岩壁上有一条巨迹,传说那就是奚仲造车时留下的辙印。《奚仲造车的传说》于年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墨学大师的“墨子”
中华科圣——墨子
墨子(约前年~前年),名翟,战国时期小邾国(今滕州市木石)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可与当时的能工巧匠公输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同情“农与工肆之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墨子故里旅游区位于距滕州市区约15公里处的木石镇,是墨子文化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景点包括目夷亭、一步两井、墨子故里森林公园等。
墨子纪念馆始建于年,位于滕州市城区东部风景秀丽的荆河西畔,前有龙泉塔,后依王学仲艺术馆,西邻塔寺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世界唯一一座专门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资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场馆,被中外专家誉为“墨研基地,古滕圣府”。
3、贤君“滕文公”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4、建筑学鼻祖的“鲁班”
百工圣祖——鲁班
鲁班(约前~前年),其实姓公输,名般,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古时“班”与“般”相通,人们遂以鲁班相称。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和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被后人尊为“建筑业鼻祖”和“工匠祖师”,他的科学创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毛遂自荐的“毛遂”
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荐的典故即出于此,当时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6、广招贤客的“孟尝君”
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四公子之一。因封于薛,又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食客多达几千人。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闵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闵王七年(前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闵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孟尝君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7、汉家儒宗“叔孙通”
汉初薛国(今滕州)人。秦末,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汉高祖二年(公元前年),叔孙通在彭城率领儒生弟子百余人归顺刘邦。叔孙通聪明机警,善于言辩,审时度势,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叔孙通见刘邦为群臣无礼而忧虑,召集儒生,参照周朝和秦朝的礼仪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汉代的朝仪。孝文帝时,叔孙通又任奉常,并制定了宗庙仪法。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顿了朝纲,而且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8、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匡衡勤奋好学,终凭一己之力,位极人臣,是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孰料位高权重之后他也走上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路,外斥异己并对有污点的陈汤(其奏章中首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以及众多功臣进行打压。可见凿壁偷光的匡衡,也不能尽学之啊。
9、“二疏”疏广疏受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疏广任太傅五年,称病请求还乡。皇上考虑到他们年迈,就答应了,并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赠金50斤。二疏辞官回到家乡萝藤之后,将金遍赠乡里。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10、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贾三近”
贾三近,山东峄县(今枣庄峄城区)人,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又称太史氏、兰陵散客、宁鸠子、贞忠居士等。他在著名的峄县(枣庄)万亩石榴园内的石屋山泉写出了惊世核俗的“金瓶梅”这本奇书,是中国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贾三近一生历经明朝三帝,他生于嘉靖,仕于隆庆,卒于万历。贾三近负经世之才,是一个敢于直言的政治家。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zy/341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