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

滕州最后一代捕鱼人的挣扎


?

初秋时节,在滨湖镇西部的微山湖畔,小溜子(方言:小船)三三两两地散落在近岸的水域,几位渔民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也对自己衰老之后的生活保障表示担忧……

王慎辉,滨湖镇下王庄村人,今年刚迈入不惑之年的他,家中世代捕鱼为生。

像他这样的捕鱼人,在微山湖的湖面上,曾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时代变迁,王慎辉直言,许多他们这样的捕鱼人都已经陆续上岸,放下渔网,另谋生路。

“其实,捕鱼十分辛苦,还不赚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现在别说捕鱼人了,就是会撒网的都少了。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就是‘最后一代’捕鱼人了。”王慎辉说,他住的地方,曾是一个渔民村,几十户人家,皆以捕鱼为生。如今,村里一个渔民都没有了,大家都转行了。

虽然现在微山湖公共区域的鱼并不是太多,很多人闲下来都会选择在岸边钓鱼,可王慎辉还是很享受撒网捕鱼的那份快活。

“每次上了船,划向湖里,我的心也就定了。”说话间,他一个箭步就轻松地跨到了仅3米长、一米宽的小溜子上,竟如履平地。将渔网整理好,他便坐在船头,双手握桨,划破平静的水面。小舟在湖面中缓缓行进,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回忆起曾经的捕鱼生活,王慎辉陷入了沉思。

他依稀记得,儿时跟随家里出去捕鱼时,每次都能捕上近千斤野鱼,小小的船舱里面装满了鱼,他和父亲的欢声笑语荡漾在湖面上。如今,让王慎辉担心的并非公共区域的鱼资源少了,而是水资源比以前少了很多。

“俗话说,有水就有鱼。现在太干旱了,很多区域的水位都太浅了,水少了,鱼儿的生存空间也就少了许多。这才是我们这些渔民担心的。其实,如果水资源充足,微山湖的鱼多着呢。”王慎辉说道。

渔舟划过,泛起朵朵水花,岸边芦苇依依,不时有鸭子游过,别有一番趣味。

一路上,王慎辉聊的更多的是他们渔夫曾经的‘光辉岁月’,而不知不觉中,小船已经来到了湖里的一处公共区域,王慎辉熟练地整理起了渔网。

王慎辉今天捕鱼用的是传统的手抛网,直径有8米多长。但见他选好位置,站在船头,双手使劲一抡,一张圆形的大网被抛向空中,落在水面。

整个过程配合得天衣无缝。

“有鱼了!”王慎辉边收网边高兴地喊道。

果不其然,渔网里有一条近三斤的大鲤鱼,让这王慎辉美不胜收。

“好家伙,真大个,今天运气好,早没捕到这么大的鱼了。”说着,王慎辉赶忙装好鱼。

他说,他的渔网网眼较大,为的就是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长期以来,他只捕大鱼,即使捕到了小鱼,也一定会放掉。

收好网,王慎辉又划向了另一个区域,他说,凭他的经验,这里已经没有鱼了。

看水草,判断出水下有没有鱼群,也是他在20多年的捕鱼生涯里练就的本领。

傍晚,王慎辉仍在湖面上撒着渔网。

夕阳西下,他潇洒的动作和被抛向空中的渔网,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渔舟唱晚”图。虽然收获不算大,但王慎辉已很满足。

夕阳下,王慎辉的渔船变得格外耀眼。今后,或许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了,但从王慎辉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渔民的勤恳劳作会代代相传……

长按左侧







































白癜风问答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zhouzx.com/tzsmj/3414383.html


当前时间: